道路交通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因素以及控制策略

发布时间:2025-09-10 10:29:49
阅读量:13

摘要:文章以道路交通工程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造价超预算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设计变更、材料价格波动、施工过程中的不可预见因素以及管理不善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设计方案、加强材料价格风险管理、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完善合同管理等一系列控制策略。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道路交通工程造价超预算的风险,提高工程的可控性和经济效益,促进交通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道路交通工程;造价预算;影响因素;控制策略

 

引言:道路交通工程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其建设质量和效益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的运行。然而,在实际工程实施过程中,造价超预算问题屡见不鲜,给工程管理和经济效益带来严重影响。造价超预算不仅会延误工程进度,影响工程质量,还可能导致合同纠纷和额外费用的发生,甚至危及项目的整体成功。因此,深入研究道路交通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影响因素,探索有效的控制策略,对于提高工程管理水平,确保项目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道路交通工程造价超预算的主要因素

(一)设计变更

设计方案的不合理之处以及对实际施工和运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考虑不周,往往需要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进行调整,增加额外成本。建设单位提出的额外要求或设计方案的变更,可能源于项目目标调整、技术要求提高,或对工程质量安全的更高要求,其变更通常引发额外费用,导致造价超出原预算。

(二)材料价格波动

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是影响材料价格的首要因素当工程材料的市场需求大增而供应不足时,极易出现价格飙升的情况。即便供应量不变,如果施工企业对特定材料的采购需求超过正常水平,也会推高材料价格。国际市场价格的波动也会对材料价格产生重要影响。大量建筑材料在全球市场上交易,主要受全球经济形势变化和国际贸易政策调整的影响,其国际市场价格会出现较大波动。我国道路交通工程也需要从国际市场上进口部分材料和设备,此部分材料的价格直接受国际市场价格变化的影响。

(三)施工过程中的不可预见因素

在实际施工中,地下岩石的分布、土层的稳定性以及地下水位的变化都可能与预期情况有较大差异,使得施工难度增加,需要调整方案,无疑会增加项目成本。气候条件的异常波动也时常影响施工进度和顺利进行如遭遇汛期暴雨导致施工现场被淹,不仅需要停工等待天气转好,还需要对被破坏的部分进行维修,这同样会推高造价。

(四)管理不善

管理不善也是导致道路交通工程造价超预算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方面,预算编制存在明显漏洞。工程初期对项目规模、工作量的评估不全面,会忽视部分不确定因素带来的风险。对市场价格变动和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缺乏应有的预判,使预计成本偏离实际,会直接导致后期执行中超出预算。另一方面,合同管理缺失是造成纠纷和额外费用的重要原因。合同条款不明确、责任划分不清是管理的薄弱环节,会增加工程方与建设方在执行过程中的争议,迫使双方做出让步,进而增加成本。

二、道路交通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控制策略

(一)优化设计方案

通过加强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可以更好地满足交通工程的功能需求,确保工程在使用寿命内不出现重大问题。引入专业的设计团队,提升设计人员的水平和经验,也能够有效提高设计方案的质量,为工程的顺利推进奠定坚实基础。建立健全的变更管理制度,严格控制设计的变更范围和次数,可以有效避免不必要的设计调整,从而减少工程造价的波动[1]。在设计方案的初期,应该明确设计变更的流程和条件,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执行,确保设计变更的合理性和必要性。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不断涌现,能够为工程提供更为高效和经济的解决方案。通过引入先进的设计软件、工程管理系统以及智能化设备,可以在设计阶段就对工程进行全面的分析和优化,制订最优方案。

(二)加强材料价格风险管理

为规避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采用期货等金融工具进行套期保值是一项重要而有效的措施。通过期货合约的应用,可以在市场上锁定未来的材料价格,从而降低价格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不仅有助于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更好地预测和管理成本,还能够为项目提供稳定的材料供应链,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坚实的基础。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也是另一项重要的措施。通过与供应商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可以共同面对市场变化,形成共担风险的合作机制。长期合作关系有助于实现双赢局面,确保材料价格的相对稳定。合理预测材料价格走势,制定相应的采购策略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深入研究市场动向、行业变化等因素,可以更准确地预测材料价格的走势可以灵活调整采购策略,以适应市场的变化,不仅有助于降低采购成本,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三)提高施工管理水平

通过建立科学、严格的现场管理体系,监控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工程施工的流程性和规范性。合理规划施工进度,确保施工过程中各项工作的协调配合,避免出现工期延误和资源浪费的情况。此外,强化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有效防范事故发生,减少因事故而带来的额外费用,有助于降低整体工程造价。通过培训和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复杂的施工环境和技术难题。高素质的施工人员能够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并在遇到问题时能够迅速做出正确的决策,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费用支出。

(四)完善合同管理

在道路交通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控制策略中,完善合同管理是确保项目经济效益和双方权益的关键一环。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明确合同条款,以确保各方在工程实施中能够明晰各自的权责,减少合同执行中的不确定性。在合同起草阶段,需要精心制定条款,包括工程范围、质量要求、工期安排、支付方式等,确保所有参与方对合同内容有清晰共识[2]。加强合同履行监督也是控制造价超支的有效手段之一。监督机制的建立应包括对工程进展、质量、安全等方面的全面监测,确保各方切实履行合同义务。为此,可以引入第三方监理机构,对施工过程进行独立监督,有效杜绝可能存在的合同违约行为。通过强化监督机制,可以提高合同执行的透明度和可控性,有效遏制造价超预算的发生。

三、结语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深入剖析,我们可以看到,要有效控制造价超预算,需要从工程全生命周期入手,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优化设计方案、加强材料价格风险管理、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完善合同管理等策略,都是从不同角度入手,降低工程不确定性,提高可控性的有效途径。未来,需要进一步探索新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深入研究政策环境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机制,不断优化管理模式和控制策略。

 

参考文献:

[1]叶萌.道路交通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因素以及控制策略[J].运输经理世界,2024,(14):26-28.

[2]董玉英.道路交通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因素以及控制策略[J].运输经理世界,2021,(25):55-57.


评论
暂无评论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搜索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网站收藏
    友情链接